close

各位板友好,想請大家推薦沙鹿或海線地區的骨科醫生,

大致介紹我爸的求醫過程,

我爸在約二年前跌倒,膝蓋很腫,無法久站,

先到沙鹿光田、榮總照X光,

醫生都說沒事,休息一陣子就會好,

之後陸續去國術館、復健科診所、中醫診所看診,

一直沒有起色,在我哀求下,去榮總照了核磁共振,

發現是膝蓋的半月板破裂,

但醫生只開了藥物進行治療,無法控制病情,

後來朋友介紹去大甲李綜合醫院看○○名醫,

在我爸看了幾多月,又自費一堆藥劑後,

才跟我爸說他是脊椎專科,不是骨科,

還說他無能為力,介紹他去看台中榮總骨科名醫,

在榮總開刀後,到現在快一年,狀況時好時壞。

從跌倒至今,已經二年無法工作,

家裡的氣氛也一直不太好,

所以想請板友們幫幫忙,

請推薦我們沙鹿光田、童醫院或海線地區不錯的骨科醫生,

感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81.13

推 a3s:不嫌遠的話我介紹你去看803醫院骨科....王芳英醫生 06/29 02:31

→ bluedrift:我跟樓上的一樣耶!正打算推薦你去那邊說!Y 06/29 06:53

→ nature0814:光田曾山溫。看診與說明都相當詳細,不過看診很慢。 06/29 10:22

→ nature0814:過去時記得Copy你爸的MRI 。 06/29 10:25

→ trans:謝謝大家喔,但之前就是給曾醫師看的… 06/29 22:25

推 ekg:推 豐源漢忠醫院黃循武 06/29 23:07

→ nature0814:周恆正可以試試。樓上推的前總統女婿也不錯。 06/29 23:50

推 bluedrift:對~我是豐原人!我家的人之前也推薦過前總統女婿 06/30 07:51

推 cus623:我打球膝蓋受傷開刀是給大甲光田鄭本岡看的,看診詳細! 06/30 12:27

推 emptyn:推沙鹿光田周恆正醫師。我的半月板和前十字韌帶都是他處理 06/30 14:03

推 dinokenfans:我也是給大甲光田鄭本岡看耶...我跟我爸之前出車禍都 06/30 15:37

→ dinokenfans:是找鄭本岡,後來我奶奶跌倒,也是去找鄭本岡的~~ 06/30 15:37

推 shyhshyan:童綜合 徐少克主任 07/01 02:33

以上來自PTT分享

https://www.ptt.cc/bbs/TaichungCont/M.1309280367.A.C67.html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延續前幾個月介紹的情緒繪本-彩色怪獸 the color monster,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我想念你」,這是「我的感覺系列書籍」當中的第一本,今天讓我們談一談「想念」這件事情。

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很多家長會帶著所謂「分離焦慮」的孩子來找心理師,因為擔心孩子面對分離時的焦慮不安影響了作息,甚至上學都要十八相送,會希望可以解除孩子這樣的分離焦慮。若要舒緩孩子的不安感,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面對這個感覺。(很多時候乍看以為是孩子的分離焦慮,但其實是其他更複雜的情緒在作祟。我們未來有機會再說說這部分吧!)

想念是什麼感覺?

若要開始跟孩子談「想念」,你是否也曾經有面對與一個人分開,發現自己好想念好想念的感覺,你記得那是什麼樣的感受嗎?酸酸的?苦苦澀澀的?是不是有時難熬到覺得快要爆炸了?發現還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孤單感受。你有好好經驗過自己想念的感覺嗎?還是用各種方式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

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如果你可以陪著孩子細細去經驗這個感覺,去多說說發生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樣的情境下,陪著孩子一起認識自己,也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甚至除了想念,還可以在重逢時,好好表達開心與喜悅。我們因為限制必須分開,但我們都有一樣想念彼此的心情,好像就沒有那麼孤單了。

放下「合理性」的期待

也許你會說「我只是出門一下,有那麼嚴重嗎?」,但對孩子來說就是那麼嚴重,尤其當孩子還在發展依附關係、建立安全感,還無法清楚心裡的一團漿糊時,這就是他的全部,分離傷心的強度可能跟我們成人的生離死別是不相上下的,畢竟孩子不知道家長會離開多久、會不會回來,跟成人現實世界中的「合不合理」無關。

陪伴學習分離&延宕滿足

孩子還在學習分離並延宕滿足,沒有太多方法幫忙自己面對這個感覺,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本繪本教教孩子,也許是有個小玩偶替代品可以拿在手上或是抱在懷裡,也許是進行小小的創作當作重逢的小禮物,也許是去看看分開的這段時間是不是還是有和其他人一起的快樂時光。這些都可以幫忙孩子知道,我在想念的同時,我還是可以幫忙自己度過這段想念的時間。

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說再見,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孩子從小就在面對這件事情,面對一分開了就害怕可能就再也不見,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一次又一次的傷心,才會慢慢建立起對自己與別人的信任。但孩子很真心的反應也很值得我們大人學習,我們對於分離太習以為常,但每次的分開,真的那麼理所當然的重逢嗎?若我們面對分離也可以如最後一次般慎重,我們是不是會對彼此再溫柔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鐘承恩 的頭像
    鐘承恩

    鐘承恩的Blog

    鐘承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