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運動風潮興盛,許多上班族為了瘦身減脂等健康因素開始積極健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想增加熱量的消耗,做家事效果可能不輸真正的運動。然而傳統倡導的體適能333(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30下)原則有其實施上的困難,依據教育部體育署最新《106年運動現況調查報告》,達標民眾僅佔全體1/3。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與其抱持「假日有空再上健身房運動」或是「反正做不到333標準乾脆放棄」的消極心態,不如每天透過家事、育兒、遛狗過程的「日常微運動(日常型態身體活動,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搭配以無糖豆漿為基礎的高纖、植物性蛋白等飲食原則,也能累積等同健身房運動的熱量消耗與降低脂肪堆積的效果。

楊承樺營養師表示,多數民眾熟知體適能333原則,但近年包含WHO、美國衛生福利部、日本厚生勞動省等越來越多國際健康組織,都開始推廣以代謝當量(METs)為計算基準的「日常微運動」。但「日常微運動」如何達到等同運動的熱量消耗效果? 楊承樺營養師解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身體活動都需要能量來執行,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消耗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提供能量。1 MET大約相當於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MET值越大,代表消耗的能量越多,亦代表運動強度越高。而「日常微運動」和運動所消耗的卡路里,可利用以下公式簡單估算:活動消耗能量(大卡)=代謝當量(MET)?體重(公斤)?時間(分鐘)X0.0175(大卡)

輸送帶在工業上非常重要,如果要自動化一個線程,過去可能需要號內許多人力去搬運,但開始工業化之後,許多人力的工作都將被取代,使用許多工業機械來運作,再藉由輸送帶來將其運送至下一個線程或下一項自動化工序,不斷反覆之後,如果此線程不需要人工的話,那這個產品可能就可以就此完成,舉例來說:將產品製作的過程,到沖洗,到上色,到印樣,到貼模,到包裝,到出貨,這幾道工序往往就需要許多步驟跟轉送,但貨品每天都有好幾萬甚至好幾百萬再線程上跑,都有可能,如此龐大的數量,再轉送傳送的過程中很難去用人力一個一個搬運,所以使用輸送帶就可以解決這問題,讓產品在移動中不用人力介入,就可以移動至下一到自動化工序,或許是上色或許是沖洗,都有可能,而這也是工業化時期經濟快速上升的原因。因為製作物品的效率提高了許多。

做家事1小時=跑步30分鐘、陪小孩遊戲1小時=競速單車30分鐘、遛狗接傳球1小時=籃球30分鐘

專家:打掃機器人out! 家事「微運動」這樣做,熱量消耗最到位!雖然「日常微運動」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多數民眾往往低估了這些生活瑣事所能帶來的熱量消耗效果。輸送帶其實只要小小改變家事的步驟或執行方式,就能大大提升運動強度(MET),熱量消耗也會更有效率。楊承樺營養師提醒,民眾可別輕易浪費這些生活中「微運動」的機會點。

輸送設備

以一般常見的「日常微運動」為例,一個正常60公斤的成年人,如果以傳統拖把甚至抹布擦地的方式取代打掃機器人,每次拖地60分鐘(MET 3.5)即可累積等同跑步(MET 7)30分鐘的卡路里消耗(約220大卡);如果把ipad育兒法改為每天實際陪小孩遊戲(MET 5.8)60分鐘,則可累積等同競速單車(MET 12)30分鐘(卡路里消耗(約378大卡);如果把每日遛狗行程從原本的公園就地解散放尿,調整成固定的飛盤或丟接球活動(MET 4) 60分鐘,更可累積等同籃球運動30分鐘(MET 8) 的卡路里消耗(約252大卡)。而這些每日累積的「日常微運動」活動量與熱量消耗成果,可能不輸給平日久坐、僅在假日進行短時間的健身房訓練的「假日運動族」。年後爆發「腹」激增 隔空剷肉減脂得來速
擺脫3大健康威脅 營養師首推「順應式補償法」

輸送帶可以應用在許多地方,可以將齊放在工業機械上使用,也可以用於運送物品的快速移動,也能讓他變成滾軸驅動在汽車輪胎工業上,輸送帶這個詞義比較廣泛,實際上它就是一種材質的布類,可以有效防滑使其摩擦並且帶動物品移動,而大多數是應用成帶狀,故稱輸送帶,帶狀為長條且頭尾相接呈現圈狀物,不斷傳動布重複的使用原理,讓物品可以不斷向前,但本身輸送帶卻不用向前移動,依靠機械輪軸的轉動,讓帶狀不斷重複向前移動,隨之將物品往前挪動,這麼方便的應用,也讓許多產業在運送跟機械的工業發展上,都取得巨大的效益還有成果,也讓整體的效率都被得更快更高,也是從工業發展開始,這部分的應用更為廣泛跟細節,在工業許多機械上都會看到輸送帶的身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鐘承恩 的頭像
    鐘承恩

    鐘承恩的Blog

    鐘承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